非小号app弗雷尔卓德怪谈:瓶盖才是东北的比特币
对于打游戏的朋友来说,“弗雷尔卓德”这个名词并不陌生。在《英雄联盟》的官方介绍里,弗雷尔卓德地区偏远苦寒,当地居民尚武勇猛。
弗雷尔卓德是一片环境恶劣、残酷无情的土地。这里的人们个个都是天生的武士,必须在绝境中谋求生存。弗雷尔卓德境内的诸多部族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独立意识,在瓦洛兰大陆上与他们接壤的邻邦则会对他们有偏见。
好巧不巧,这些地缘特点全都和东三省对上了。于是,“弗雷尔卓德”梗正式在互联网世界扎根。
第一阶段,是旧社会的响马匪帮文化。第二阶段,是以老工业基地为荣的共和国长子。第三阶段,是破败萧索的工人伤痛文学。目前我们共同走向了第四阶段,杂糅以上三种文化的“正能量社会人文化”。
几个在辽宁省大连市拍摄正能量短视频的社会人博主,从今年3月份开始拍摄“瓶盖子”系列短剧,他们彻底将东北地区的“弗雷尔卓德”梗引入大众视野。
开场,是东北饭馆里的两桌社会人。A用筷子开啤酒瓶,瓶盖子飞入了后桌B的盘子里。
当你以为要迎来一次血战的时候,他们立刻来了一招喜剧创作理论中的“预期违背”。
饭毕,A欲买单,服务员告知,单已经被B买过了。A顿感焦急,拍大腿表示遗憾:“你说这扯不扯”。
慢动作循环,周华健的《风雨无阻》降速抒情版BGM响起:“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,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。”
短短1分37秒,正能量味儿拉满了。没有寻衅滋事,没有酒瓶互殴,没有我们刻板印象中的“瞅你咋地”,只有两个东北纹身大汉笑靥如花,展现伪人般的团结友爱。
此事在《辽东童话》中亦有记载,据说东三省孩子们每晚睡前都听着这段温馨故事入睡。
《正道的光》至少还会创作新故事,而弗雷尔卓德暖心小剧场只有这一个叙事条线。
他们不仅逮着一套剧本拍,而且一拍就是复制粘贴几十个视频,跟无限流繁殖一样。
在东北,“兄弟”二字的含金量不亚于和平奖,哪怕是天大的国际冲突,也可以用一句“兄弟”摆平。
7. 当听到“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,向明日换一些幸福与美满”这句歌词时,意味着你正在经历的怪谈即将结束。
这时候就有朋友要问了,东北特产短剧《正道的光》早就凉透了,同赛道视频为何还能卷土重来?
明明饭店里就两桌人,服务员还要按照剧本说“太忙了走不开”;每次在视频结尾出现的那两条烟,都快熬成老戏骨了,包装纸都磨掉了。
这些来自全国网友的吐槽,最后都被主创编排到了视频内容里,他们甚至学会了“打破第四堵墙”。
最离谱的是一期视频里面,双方结算时忘记了双手抱拳致意,A方阵营直接在饭店门口搭了个帐篷,睡了一宿,等到B方买单出门后,抱拳仪式举行完毕才回家。
他们不仅逮着一个剧本薅出了几十个视频,还会互换角色重新演一遍。不为别的,纯粹就是两位老艺术家戏瘾太大了。
两个男主角一个叫大龙,一个叫杨辰,你可能根本分不清这两个纹身壮汉,但这并不重要——因为每一次拍视频,他们都会互换角色出演两个版本,不断上演“攻守之势异也”。
我们都知道,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运动员,都要遵循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不经过反复锤炼,就无法达成伟大的事业。正能量短剧也遵守同样的道理。
两位男主在几个月的时间里,一共拍摄了一百多条视频,并且每一条视频都要融入新的创意点,比内娱拍电视剧还刻苦认真。
目前弗雷尔卓德小剧场已经完成了多条世界线收束,硬核程度直逼《瓶盖子的多元宇宙》,这俩纹身男比奇异博士还会玩平行世界。
我建议市面上的影视公司也别研究什么双男主剧情片了,都送去弗雷尔卓德进修一下,这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。
你想让剧情怎么拍,就直接私信主创,他们只要答应你了就一定会拍出来。同一文本下的多重宇宙,连刘慈欣看了都要挠头。
通货膨胀版:之前一个瓶盖子可以兑换两条煊赫门,现在汇率浮动,一个瓶盖子可以兑换100条玉溪,再加一句“哥们”,对面直接把房产证和路虎全送你了。
经过大众口口相传,瓶盖子目前已经变成了东北地区的比特币,是最强的硬通货。
有个游戏IP叫《辐射》,描述的是冷战期间美国被人打碎了,生活在辐射区的美国人拿瓶盖子当货币。弗雷尔卓德艺术家们的创作,竟然在冥冥之中呼应了游戏里的末世危机。
老艺术家的眼里没有对库里南碎片的渴望,只有对殿堂级表演和艺术创造力的极致追求。
从一个瓶盖,到十几个瓶盖,最后干脆不上菜了,盘子装的也是瓶盖子,主角A甚至被瓶盖子的汪洋大海淹没,需要主角B将其打捞上来。
主创团队已经快把抖音当成创意工坊的草稿箱了。多离谱的脑回路都能拍出来,恐怕要吊打哪吒2的票房。
如果你有幸去过沈阳的东方斯卡拉,那你一定明白,“开啤酒瓶”是东北孩子成人礼的第一课。
砖头、菜单、筷子、打火机、运动鞋——开瓶器可能在东北是一级违禁品,一个合格的东北人,必须学会使用开瓶器之外的任何物体打开啤酒。
这几位弗雷尔卓德表演艺术家的评论区,也变成了各路网友舌灿莲花的宝地,东北货币彻底通货膨胀。
不仅是剧情演绎的致敬,弗雷尔卓德暖心小剧场还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作表演激情。
无论是高中食堂、大学校园、健身房还是公共厕所,有男人的地方,就有弗雷尔卓德传说中的古道热肠与江湖豪情。
其实拍短剧并非他们的主业,男主角杨辰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经营了一家纹身店,现在摇身一变,纹身店已经变成弗雷尔卓德办事处了,特意欢迎全国朋友来辽宁面签。
东北这个赛季可谓文武双全。不仅有温馨的辽宁瓶盖童话,还有震慑互联网的东北讲武堂。
“你xx个三角篓子的,伊朗这个导弹扑腾一下直接精准定位,把以色列401装甲旅旅长的裤衩子都崩飞了,可以说炸了个五马分尸,万朵桃花开啊。”
东北有善口技者,能使大帅不早朝。这段名留青史的现代说书,正是东北讲武堂的扛鼎之作,语出著名东北民间军事评论家“小月说天下”。
现在这段昂扬爆破的语音,目前已经变成了时下最流行的bgm,以色列401装甲旅旅长的裤衩子一天要被崩飞几万次。
只要在短视频平台上检索一番,你就能捅到东北军事说书人的老巢里。可谓仙之人兮列如麻,弗雷尔卓德有自己的《百家讲坛》和《军情观察室》。
他们一起手就是“出大事了家人们”“老美又干起来了”“S3马上就开干了”“美国彻底完犊子了”。
接下来,导弹与裤衩起飞,军舰共鱼雷一色。好像在遥远的中东,即将要有300枚核弹激情对轰了。
世界任何地区的冲突,都是因为美国和俄罗斯“急眼了”。任何地缘政治矛盾,都可以被三角篓子囊括,简称“三角篓行动”。
聊起各国官员三句不离下三路,起手就是国粹nmd,特朗普和普京好像每天都紧捏核弹按钮,在电话里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,感觉他俩实际上就隔了两条街,每天都要去路口约一架。
最经典的,是每一个直播间里都配备一个大哥大电话道具,尽显普通百姓对政客手眼通天的终极幻想。
主播们身临其境,甚至还有配备玩具机关枪的直播间,说到兴起,直接对着镜头一顿扫射。
死亡之手是啥?其实就是俄罗斯的核反击系统,在东北讲武堂直播间,这相当于大砖头,谁瞅他一眼他就要给谁一板砖。
人民群众可能理解不了什么是地区冲突,但是他们能理解什么叫“打得裤衩子都崩飞了”。
在他们嘴里,所谓的国际政治博弈,不过是打电话摇人的过程,炸弹是像窜天猴一样的玩具,主播们恨不得拿“洲际弹道导弹”当标点符号用。
虽然每个主播一张嘴就是“老铁,我一点不扒瞎”,实际上的内容没有一个不扒瞎的。
这气势给人感觉地球每天至少要起飞几十个终极武器,华盛顿的白宫已经被炸飞边子了。好像马克龙和俄罗斯开会的时候互相瞅了对方一眼,一句“瞅你咋地”,两个国家就要开始打了。
特朗普是老特,泽连斯基是小泽连,内塔尼亚胡是大尿壶,美国国防部长是大黑驴。
普京也是出息了,经常游走在东北讲武堂扮演赤胆英雄,动辄就要怒斥一声“乌拉”,就差把青龙偃月刀请来了——
“我要不给你老美,今天我立刻下台。24小时之内,给我踏平波兰首都华沙。”
“他打了一个电话,给我接通前线格拉西莫夫,我告诉你,必须在3月份之前拿下顿巴斯。”
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位哥现实生活中经常在烧烤摊喝啤酒,平时乐意吃点尖椒干豆腐。
仔细一看你会发现,这些讲武堂选段,其实用的都是同一套脚本,字都懒得改,甚至有可能师出同一家MCN公司。
但没办法,拦不住人民群众爱听啊。当复杂的国际局势变成路口社会人互砍,谁不想凑过去听一耳朵?
讲武堂的精妙之处在于,他们将中国打造成“神秘的东方大哥”,让普京扮演孤胆英雄,美帝国主义尽显狡诈之能事,日本则是见风使舵的阴险小人。
这一套民族主义叙事串联起来,就是人民群众最爱听的现代赛博军事说书。既能抒发爱国情怀,还能消灭敌人气焰。神秘的东方大龙一出手,大伙激动得嗷嗷哭。
在东北,这套叙事也被戏称为“力工嗑”:搬了一天砖的老力工,在烧烤摊上喝点散篓子白酒,一边喝一边听,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能够逆转电表的售价599元的“节电宝”,能根除风湿关节炎的床垫子,能缓解脑血栓的魔力小药丸,能壮阳补肾的神奇蝎子油,还有售价99元6瓶的国藏铂金版不知名兑水乙醇。
甭管你是教授博士还是青年学者,只要打开东北民间军事频道,没有一个人能忍住不看完的。
治大国如摊大饼。所谓的地缘政治,不就是两个人看不对眼,在烧烤摊上互抡酒瓶子打起来了吗。
你让一个村里的老头看军事专家正襟危坐分析国际局势,他肯定看两分钟就睡着了。但你打开“x哥说天下”,他能听一宿都不带停的,扭头告诉你马上要S3了。
况且北方的酒桌上,情到浓时,男性长辈们都会掀开肚皮,指点江山,国际局势尽在掌握中,东北讲武堂直播间传授的知识点,够你三舅在酒桌上吹一晚上了。
人们常说,东北人起号如呼吸般简单,说得大约是一种“哪怕再无聊的事也能描述得绘声绘色”的天赋和能力。
起初,“弗雷尔卓德”是一个略带贬义的“黑称”,是其他地区网友对东北人的一种冒犯。
由于我国人民群众常年在“地图炮”这一赛道上碾压级的才华,东北人民也长久被困在几个地域黑的段子里。
早年那段“饺子倒在饭桌上吃”的桌饺视频,让多少东北朋友直不起腰来。再加上喊麦直播文化这十年来的蓬勃发展,愣是把共和国长子干成了直播间铁子,东北重工业这几年彻底转型为短视频。
然而,就像只有黑人才能使用禁忌词“nigger”一样,当一个东北人自称弗雷尔卓德人的时候,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。
“弗雷尔卓德”这个梗,被东北人内部消化,变成他们自己的标签。现在再去搜索“弗雷尔卓德”词条,出现的竟然是大龙和杨辰打造的“东三省创造101”,团队的群演和摄像,名字前面都会加上“弗雷尔卓德”的标签。
甚至连东北地区的饭店都开始自嘲,拍摄新菜系“凉拌麻辣瓶盖子”的美食教学,东北人的网感就像开了金手指一样灵敏。
他们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消解了这个词最初的地域歧视。那些在短剧里虚构的正能量,在现实生活中以另一种迂回的方式达成。
不管是弗雷尔卓德小剧场,还是胡编乱造的东北讲武堂,他们的核心要义都是“既要和谐爱国又要兄弟义气”的“东北匪帮精神”。
在东北可以没钱,可以没工作,但是不能没有仁义。只要你说出了“哥们”“义气”“干就完了”,你就能触发弗雷尔卓德人的底层代码,不管是烧烤摊上的纠纷,还是国际地缘政治的矛盾。
在杨辰和大龙拍摄弗雷尔卓德系列之前,他们也拍摄了其他东北正能量江湖短剧。剧情无非是“兄弟在我落魄时伸出援手,未来我报答兄弟路虎大G”的朴素江湖社会价值观。
你很难解释“仁义”到底是什么,但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东北大哥,他会回答你,就是敞亮、讲义气、性情。几乎就是一个完美东北人的自我要求。
如果你再深入到东北的四线城市,你会发现这里的早市有20年前的物价,但与此同时,整座城市的街景也维持着20年前的样貌,就像所有人都咽下了时间胶囊一样,静止了。
但话又说回来,如果未来AI取代了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,那么只有“取悦同类”是AI都无法代替的工种。
他们可以调侃自己逗笑全国人,就算你调侃了他们,他们也并不会真的生气,甚至会拍出更多段子逗笑你。
我曾经看过一个介绍东北口头禅视频。东北人格外喜欢说“享福”:生前过得好的人去世了,是在这边享完福上那边接着享福;生前过得差的人去世了,是在这边没享着福上那边享福去了;就算嘎吧一下死在街上了,也是享福,没遭罪。
就是因为真正遭遇过苦难和严寒,所以他们格外会开导所有人。一辈子没见过圆月的人,对着残缺的月亮画了一辈子圆月。
猜你喜欢
- 05-28非小号比特币涨破11万美元
- 05-13非小号比特币再创新高:85000美元
- 04-28非小号比特币永续合约未平仓量
- 12-07非小号【理财宝典】 投资的三大
- 10-16非小号国际清算银行报告:“专
- 04-28非小号比特币关键时刻:短期回
- 03-10非小号比特币概念股走高 MARA H
- 05-17非小号比特币ATM运营商Bitcoin De
- 05-22非小号“创”出新活力 “闯”出